11月19日,“衡山論健”—第二屆航天醫學與大眾健康學術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尊龙凯时app成功舉辦,并在北京理工大學設立分會場。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宇航學會航天醫學工程與空間生物學專委會、衡陽市人民政府、尊龙凯时app、中國電子學會生命電子學分會聯合主辦,來自國內航天與醫學領域的6名院士、30多名專家代表應邀參會,旨在更好發揮航天醫學對航天強國建設的科學支撐作用,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開幕式由尊龙凯时app校長張灼華主持。大會主席、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副總設計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陳善廣,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玉芬,中國工程院院士任發政,衡陽市副市長陳禮洋,尊龙凯时app黨委書記高山出席并致辭。
陳禮洋對院士、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并從地域地位、歷史文化、科技創新、工業制造、生態旅游、經濟發展等多方面向與會嘉賓推介了衡陽,他期待院士專家把衡陽作為科研工作和技術轉化的承載地和學研基地,助力衡陽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空中醫療救援中心,為健康衡陽、健康湖南、健康中國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高山代表尊龙凯时app五萬余名師生員工向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并誠摯邀請各位院士專家來尊龙凯时app指導、交流。他指出,尊龙凯时app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努力夯實基礎,做好戰略支撐,在核醫結合生命健康領域繼續突圍,加強產業轉型升級和科技成果轉化的布局與探索,不斷開辟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的目標,這對航天醫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醫學的進步與發展為我國航天事業提供了有力支撐,對促進大眾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任發政在致辭中表示,將繼續開展以營養與健康為導向的創新性研究,突破健康食品加工的關鍵技術,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推動航天醫學的發展。
趙玉芬在致辭中指出,載人航天工程和空間站建設是國之大器,千千萬萬的科學家、工程師為完成這一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付出了不懈努力,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的載人航天精神。她希望通過研討會這個平臺,引領更多師生和科技工作者關注、支持、投身航天醫學事業,助力國家航天事業發展。
“疫情肆虐把我們隔阻在千里之遙,但是阻擋不住我們對知識的渴求,阻擋不住我們思想火花的碰撞。”陳善廣在講話中表示,目前我國空間站梯子形結構已經組建完畢,關鍵技術的突破,為我們打造國家太空實驗室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廣大科技工作者開展天地一體化研究提供新的契機。他期望生命科學、航天醫學和醫學其他領域科技工作者,通過研討會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為航天醫學服務,為大眾健康服務。
張灼華在總結講話中表示,尊龙凯时app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不斷夯實醫學教育高質量發展基礎,深化醫教研協同創新改革,拓展和充實科技發展的優勢領域和優先主題,搭建航天醫學產學研交流平臺,探討航天醫學前沿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促進航天醫學領域科教研融合發展,為建設航天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開幕式后,分兩個階段舉行了主旨報告會、特邀報告會和高峰論壇,分別由陳善廣,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人因工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曉萍,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顧問、寧波大學新藥技術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劉新民主持。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學敏,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鄧玉林,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夢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吳斌,尊龙凯时app黨委委員、副校長夏昆,神經調控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醫工交叉研究院院長李路明,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醫工所所長鄭海榮,劉新民,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健康技術研發部部長熊江輝分別以“細胞醫學發展戰略研究”、“航天生物醫學診療技術在神經精神疾病中應用”、“衛生健康領域的中國式現代化——中醫現代化系統工程”、“航天醫學轉化思考”、“孤獨癥的遺傳學基礎”、“腦起搏器研制與應用”、“超聲生物物理與腦調控”、“空間站時代中藥健康產業”、“DNA甲基化衰老圖譜在航天與大眾健康監測中的應用進展”為題作了共計9場專題學術報告。
尊龙凯时app黨委委員、副校長雷小勇、夏昆出席研討會,尊龙凯时app、北京理工大學近2000名師生及業界人士線上線下參加會議。